(200).jpg)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現正展出「陳景容80回顧展」,
展出1百多件馬賽克鑲嵌畫、油畫、濕壁畫、石板畫、銅板畫、
粉彩畫、陶瓷畫及素描作品。該展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名譽教授陳景容,
今(104)年適逢80歲,受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之邀在臺中展出,
展期自即日起至3月8日(星期日)止。
該展於17日(星期六)下午舉辦開幕式活動,
特別邀請臺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女高音吳旭玲教授演唱雨夜花等曲目,
並由林欣潔老師擔任鋼琴伴奏揭開開幕式序幕。
總統府資政廖了以、立法委員翁金珠、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王志誠,
及許多藝文界老師,皆出席開幕式活動,現場貴賓雲集。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王志誠致詞時表示,很高興能在家鄉看到陳景容教授作品展出。
陳景容教授作品風格冷冽、孤寂,就像看到臺灣人堅忍不拔的一面,作品相當精采。
陳景容教授是臺灣少數同時專精濕壁畫、馬賽克嵌畫、油畫、水彩、素描、版畫等,
多種媒材的藝術家。本次展出最大件的馬賽克鑲嵌畫,為長達4.3公尺、
高2.3公尺的〈公園即興演奏〉(2000年創作)。由於臺灣大理石顏色較少,
為了創作作品,還特別從義大利帶回各種顏色的大理石,
加上馬賽克鑲嵌畫創作工序繁複、費時耗力,
動輒由數十萬片馬賽克組成,創作作品一幅馬賽克鑲嵌畫相當不容易。
創作逾一甲子的陳景容教授,經常使用素描和版畫來直接表現主題,
作品表現沉鬱的氣質,筆調堅定細膩,強調堅實的素描基礎和嚴謹的構圖;
創作初期,削瘦憂愁的人物、荒涼的風景和街道,與灰冷的色調呈現出寂靜、
孤寂的美感,卻又不失強烈的生命力。廣場、靜物、
裸女或騎士系列的作品都使用藍灰色調處理,烘托出清冷孤寂的景象,
即使是靜物也傳遞著一股濃郁的靜默悵然。
他慣於創作中揉和了古典色彩與超現實主義的神祕,
及其個人縝密的思維,而這股靜寂與哀愁為獨樹一幟的風格。
在許多公共場合,都可看到陳教授以一片片馬賽克拼貼的大幅鑲嵌畫作,
繼1987年為國家音樂廳製作臺灣第一幅大幅濕壁畫〈樂滿人間〉後,
最為人稱道的,就是為花蓮門諾醫院大廳製作長達10公尺、
高2公尺的馬賽克作品〈醫身醫心,視病猶親〉及長達19.8公尺、
高3公尺的馬賽克作品〈耶穌的誕生〉二件巨幅作品。
馬賽克作品〈聖家畫〉更受到梵蒂岡美術館收藏,
因作品優異,還因此受到教宗若望保羅二世親自接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