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全民閱讀文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舉辦

「當全世界都在閱讀──百師入學」活動,邀請100位來自海內外知名的老中青作家、

文化人,接力進入臺中校園與文化空間,為莘莘學子與市民開講。

6月16日邀請到文壇知名詩人余光中前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以「美感經驗之轉化──靈感從何而來」為題開講,

係百師入學活動開跑三個月以來的第二波高潮。

 

詩人余光中對百師入學活動的主視覺背板好奇不已,

文化局長王志誠向余老師一一說明參加百師入學活動的講師群。

余光中對文化局能號召諸多名師大家來灌溉臺中城市的文化涵養表示肯定,

也述說起他與臺中之間的關係早在半世紀前就展開,

當時他與聶華苓分別在東海兼任講授詩與小說的課程,也受美國在臺協會委託,

在臺中向外國朋友介紹中國文化的知識與內涵。

余光中在臺中城市播下文化的種籽,早在半世紀前就開始進行了。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散文、翻譯、評論等四度空間寫作,

他表示美感經驗隨時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獲得,

即使是間接從其他人的創作中得到靈感,只要透過轉化,

也可以將靈感之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只要保持對生命的敏感度,主題便永不匱乏。

 

余光中於前身是臺中師專的臺中教育大學演講,以他對生活美感的體驗、

孜孜不倦的文學耕耘歷程為方向,與學子分享這一段段靈感轉化的過程。

文化局長王志誠表示,臺中師專以培養詩人而聞名,

也是文壇著名「後浪詩社」的大本營,如今改制為臺中教育大學後,

仍在新詩創作的培育上卯足功夫,

因此能夠讓余光中進入臺中教育大學進行分享,傳承意義濃厚。

 

當今科技產品日益發達,青年學子太過仰賴3C產品,而逐漸疏離了漢字的觸感,

對此余光中表示應讓學生培養親筆手寫中文字的習慣,從熟悉筆畫開始,

進而使年輕人興起愛惜文化的心。

但余光中並不全盤否定科技產品對生活與創作的貢獻,

他坦承自己擔任台灣大哥大的顧問委員多年,認為只要對文學與創作還有想像力,

不論載體如何變異,由文字構成的文學火種依舊能繼續燃燒下去。

 

而暑期將近,百師入學講座也準備進入臺中市四大文化中心與各區圖書館,

陣容包括阿盛、李敏勇、亮軒、鄭清文等名師,並開放一般民眾入場,

讓更多臺中市民也能參與此文化盛事,

在文學的薰陶下為生活注入新能量,進而開啓探索更多文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