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之美陶藝創作聯展」自即日起至7月19日(星期日)止,

在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C展出童建銘、陳維銓、詹宗富、張美芬、

丁紀言、陳茂松、李世光、陳禹卿、黃錫修等9位臺中地區陶藝老師2015年新作,

計有百餘件柴燒作品,歡迎民眾前來觀賞。

 

 該展於19日(五)上午辦理展覽開幕式及簽書會,立法委員翁金珠、立法委員顏寬恒、

臺中市議員楊典忠、臺中市議員顏莉敏、臺中市議員王立任、

陶藝大師蔡榮祐及許多藝文人士都出席開幕式活動,將展場擠得水洩不通。

會後舉辦簽書會,由9位展出者一一為參與開幕式貴賓及民眾在新書上簽名,

並致贈展出陶藝家創作陶杯百餘件,場面相當熱鬧。

 

本次展出作品有陶坯、瓷坯柴燒作品,不論火紋、落灰、金彩、銀彩、

七彩火焰紋…等變化都是獨一無二,因柴火直接在體坏上留下自然的火痕,

讓作品色澤、溫潤且變化多端,不少作品呈現了金屬及珍珠般的光澤,令人讚嘆。

展出作品除了陳禹卿老師帶來少見的「冬筍」茶壺外,

由於茶具是不少家庭的生活用品,本次展出陶藝家,分別帶來象徵福氣、

好運的作品,像是陳維銓老師的「圓滿系列」、童建銘老師的「享福系列」、

陳禹卿老師的「麒蝠(祈福)」麒麟陶藝擺飾、

黃錫修老師「祥獅獻瑞大茶倉」…等作品,

期望讓民眾在欣賞作品之餘,透過作品沾沾好運。

 

 陳維銓老師表示,每次製作柴燒作品,燒窯的時間至少需要連續兩三天以上,

且溫度需達到1260度以上,由於柴火不能中斷,陶藝家們就輪流值班,

保持爐火溫度,稍有閃失,一整爐的作品可能就毀於一旦。加上,

柴燒作品會隨著木柴種類、濕度、天候變化影響,

作品有一半失敗是常有的事,製作柴燒作品相當不易。

 

傳統的柴窯燒陶,是一種費時、費力的燒陶方式,由於柴燒控制困難,

人力、物力成本又高,所以對陶藝創作者來說無疑是項挑戰。

 

柴窯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著熱氣流飄散。

當溫度高達1200℃(依柴種類而有所不同)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

木灰中的鐵與陶坯上中的鐵所形成的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

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

薪柴的消耗量大(一立方米約需二、三噸柴,視燒窯時間不同而有所差異)

投柴加火也需極大的體力與耐力,這些都是造成柴燒作品成本較高的原因。

因為陶坯不需施釉,木灰自然的飄落,故每一件陶坯都會有厚薄不均的釉面,

或是留下火燄燻燒的痕蹟,或者沾染厚厚的、粗糙的、

似熔未熔的灰釉…‥等等粗獷的質感、樸拙的色彩。是電窯、

瓦斯窯所無法取代的,這也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