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1894)是近代東亞史的分水嶺,乙未抗日(1895)

 

則是甲午戰爭的延伸。甲午乙未的時間軸線,

 

範限前後百年東亞板塊的走向,不僅蘊含西洋近代性在東亞的發酵,

 

也隱隱牽動此後東亞史諸國的命運。今年正逢乙未抗日雙甲子,

 

又值東亞風雲遽變之秋,「鹿港鎮公所」、「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以及「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特訂於9月4日至9月27日止,

 

在「鹿港藝文館」舉辦「東亞百年巨變:甲午戰爭、

 

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本次將展出「清華大學中文系」

 

楊儒賓與方聖平教授收藏之60餘件珍貴史料文物,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觀。

 

4日開幕式上有鹿港鎮公所主秘林威任、文化所長康力文、

 

清華大學楊儒賓教授、影視導演陳文彬、立委王惠美服務處秘書許明輝、

 

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王康壽、鹿港書法家林俊臣、施承佑、

 

木雕大師黃媽慶等與會,促成這項展出的明道大學教授林俊臣說,

 

透過這些120年前的史料,我們可以重新建構台灣要如何走向未來,

 

這裡面有日本觀點,也有鹿港文人面對日本統治時的思想轉化,

 

經過歷史思考從古今到未來。林俊臣指出,楊儒賓教授有文化的使命感,

 

他在清大任教,收購很多史料,

 

最後再贈送給清華大學,可說一生都奉獻給教育。

 

 

楊儒賓教授表示,雙甲子也就是120年前的9月3日,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來到鹿港,更往前一點的8月,

 

八卦山發生乙未戰爭以來台灣抗日義軍與日軍最大的正面作戰,

 

台灣在乙未年淪為新興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既是甲午戰爭的直接受害者,

 

也是乙未戰役的當事者。在目前的東亞衝突中,台灣又首當其衝。

 

此次展出之內容,共分為「圖繪戰爭」、「殖民海桑」以及

「烽火尺牘」三大單元,希冀透過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物,

如錦繪圖像中的戰爭速報、軍士征討日誌中的戰況實錄、

烽火如荼中的尋常尺牘,以及地圖不經意間所透露的領地想像,

帶領觀眾重回甲午戰爭與乙未抗日之歷史現場,

一窺當年在地文人的心境映現、新興日本帝國的殖民觀點,

以及戰事行伍間的軍旅生活與台灣印象。

 

其中「圖繪戰爭」集結明治時期知名浮世繪畫師之錦繪共26件。

「殖民海桑」精選書畫、文獻與地圖30餘件,

除參與戰事以及馬關媾和的關鍵人士(如李鴻章、伊藤博文、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乃木希典)之文物與墨寶,亦含括和鹿港街長陳懷澄、

吉田秀治郎有關之書蹟。「烽火尺牘」則展出相關書札共9件,

其中不乏關鍵人物(如李經方、唐景崧與樺山資紀)

和其親朋故舊的通郵往返,以及征台時期從軍將士與

領台初期行政僚屬的書信,

還有當時征台日軍砂川歡藏撰寫的「臺灣島征討日誌」。

 

過去針對甲午戰爭與乙未抗日之學術研究,

多半是從民族主義的觀點切入,以現代化的調整為核心。

本展覽希望將焦點拉回到兩甲子前,

甲午戰爭乃是中日兩國仿效西方現代性,

重新打造現代國家所引發的一場戰爭。

本展覽反思現代化過程引致的災難,

不能不預設對現代性概念的批判。

 

台灣豐富的歷史經驗與複雜的地理位置,使其無從避開東亞的風暴,

但也幸運地有機會獲致更多的歷史智慧。

展覽嘗試跨越民族主義的界線,反思此兩場戰役的歷史意義,

讓台灣站在歷史的高度,提出更具普世意義的行動方針。

 

鹿港鎮長黃振彥表示,鹿港文人洪棄生《瀛海偕亡記》

記述了乙未年割臺後,臺民抗日的多場戰事,當彰化城聽見砲響,

鹿港武進士許肇清、武生許孟元帶鹿港練勇出城,將登八卦山,

至山麓而義軍已失敗傾覆,知大勢已去,難以有為,

乃撤返鹿港,是為台灣末代武進士。

 

同年9月3日, 日軍進入鹿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駐紮於文開書院,

而被指定為歷史紀念地。1943年(昭和18年),

日本政府將文開書院改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館」,

目前文開書院的左廂房保存兩塊記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視察鹿港的紀念碑。

 

黃振彥表示,這段歷史在台灣留下深遠影響,

這次展出作品中也有日治時期鹿港第一任街長鹿港文人

陳懷澄在昭和五年所寫的『感皇恩詞』,

送給當時的台中州彰化郡役所郡守佐藤房吉,

在陳懷澄的12年鹿港街長任內,興建了我們現在展覽所在地鹿港公會堂。

 

還有日本陸軍中將西村虎次郎送給鹿港第二任街長吉田秀治郎的書法墨蹟,

在吉田街長任內,興建了現在鎮公所旁邊的街長宿舍,

經過整修保存之後,如今已成為鹿港鎮史館。

 

鹿港鎮公所竭誠歡迎大家前來參觀,藉此瞭解當時戰爭的實況,

與生活世界互動,讓歷史記憶向下扎根並跨代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