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侵略淡水,為鞏固其在北台灣的殖民事業,

遂在此建「聖多明哥城」為軍事基地;西元1642年,荷蘭人驅逐了西人,

在舊址重建該城,當時稱荷蘭人為「紅毛」,

因此「紅毛城」之名也沿用至今。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走荷蘭人,

此城為明鄭所有,直到西元1681年明鄭重修此城,並派有駐軍。

兩年後台灣入清版圖。西元1724年(雍正二年)清朝重修已傾圯的紅毛城,

而清軍駐紮在此直至嘉慶皇帝時才移駐別處。

西元1867年為英國所租借,乃大肆整修,

並在東側建「英國領事館」,做為官邸。

 

領事館的紅色拱廊、綠瓶欄杆,與紅毛城相互輝映,增色不少。   

淡水紅毛城全區分為紅毛城及領事館兩部分:紅毛城的主堡為正方形格局,

適合防衛,地基深、牆壁厚,加上『外石內磚』的砌法,

在古代可不畏砲火的攻擊,可能因地勢高聳,

在荷蘭時代並沒有做突出的碉堡,而且把設有樓梯的西南角當作防衛的中心,

正對著河口方向;紅毛城主堡內分為上下二層樓,

內部採用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

讓主堡更加穩固;英國人進駐後,將原先灰白色的紅毛城,

粉刷成紅色的特色牆身,還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

在東北及西南角位置增設角樓二處,二樓南側外也增建露台,

露台上同樣設有雉堞及槍眼,居高臨下看守,以防止入侵者侵擾;

位於紅毛城東側的英國領事館,是紅磚、拱廊的洋樓建築,

完全不同於紅毛城強硬、封閉的城堡性格,精美的磚造建築,

英國建築師設計、中國技師施工,領事館運用中國建材,

紅磚樓、拱圈迴廊、斜屋頂和高台階

卻成功地表現出典型的殖民地建築的特色。

 

隨著時代的更迭,淡水的樣貌也逐漸改變,或許有時令人嘆息,

卻也偶爾可以發現新的驚喜。